系统思维的传承、创新与普及——第61届国际系统科学学会年会综述
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研究中心/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会议2017-08-02 15:40:00来源:华南师范大学评论:0点击:收藏本文
2017年7月9日--14日,第61届国际系统科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ystems Sciences,ISSS)年会在享有世界盛誉的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成功举办。华南师范大学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研究中心(Center for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Management,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主任范冬萍教授、中心成员刘益宇副教授、博士生付强受邀参加了本次会议并进行了论文报告。
(范冬萍教授、刘益宇副教授、博士生付强在ISSS2017年会主会场)
会议在维也纳技术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Wien)举办,由ISSS、贝塔朗菲系统科学研究中心(Bertalanffy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Systems Sciences,BCSSS)等机构和组织主办与承办。会议共设有政府与治理、经济、健康、生态系统、创新与发展五大主题以及系统模型与模拟、社会生态系统、批判系统思考、系统哲学等二十多个小组分议题。来自世界各地近两百名学者、企业家、系统实践研究人员与学生等参加了此次系统科学盛会,并与参会人员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维也纳位于多瑙河畔,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以及政治中心,曾在此诞生了20世纪影响范围最广泛、持续时间最长久的哲学流派——维也纳学派。由于著名的系统科学家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在一般系统理论研究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维也纳被国际上公认为是系统科学的发源地。本次年会在维也纳召开,充分显示出国际系统科学学界对系统科学基础研究的重视,维也纳再次成为系统科学研究的重要国际中心之一。
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系统思维方式在现代组织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系统思维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系统思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系统思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辩证地、整体地、协同地看待问题的方式,是一种兼容了整体论与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对我们有效处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次会议的主题“从科学到系统的解决方法:适用于每个人的系统思维(From Science to Systemic Solutions: Systems Thinking for Everyone)”,不仅强调了国际系统科学学界对系统科学体系中基础研究的传承性,同时更对应用系统思考研究,即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应用与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是国际系统科学研究机构密切合作的结果,并体现出如下几大特色。
一、国际系统科学研究机构的合作日益密切
ISSS年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了61届。从2003年开始,逢单数年份,会议在美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举办,逢双数年份则在美国国内城市举办。ISSS的发展离不开其他国家系统科学研究机构的支持,ISSS也非常重视与亚洲国家的合作,比如2002年的第46届年会就由ISSS与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The Chinese Society for Systems Science,CSSS)在上海联合举办。
ISSS是第一个致力于对复杂系统本质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具有最广泛的包容性。ISSS的成立和发展与贝塔朗菲的基础性工作密不可分。该协会最初是在斯坦福大学的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成立的。1945年,贝塔朗菲与持有相同观点的另外三位著名学者,即经济学家包尔丁(K. Boulding)、生理学家杰拉德(R. Gerard)和数学生物学家拉波波特(A. Rapoport)共同发起成立了“一般系统研究学会(Society for General Systems Research,SGSR)”,这四位学者常被人们认为是系统运动之父。他们提出了系统科学研究的四个主要目标:(1)研究不同科学领域中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同构性,并致力于从一个领域向另一个领域移植;(2)鼓励在有关领域中进行模型化的研究与探索;(3)尽可能减少不同领域中的重复研究;(4)加强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协调,促进科学的统一。
1956年,ISSS与美国生物学家、系统科学的先驱米勒(James Grier Miller)合作,正式成为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的附属机构。SGSR于1988年采用现行名称国际系统科学学会,以反映其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ISSS的常驻办公场所在英国伦敦。如今,ISSS已超越了纯粹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来自学术界、商业界、政界和非营利机构等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本次会议的主办方之一BCSSS是近十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影响范围较广的一个非营利性组织,致力于系统科学的研究与系统思维的普及。BCSSS成立于2004年,当时一些学者相聚维也纳,他们试图收藏在美国进行拍卖的贝塔朗菲的一些档案资料。BCSSS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系统科学问题的研究项目,组织或承办了多次国际性学术会议等,如控制论与系统研究欧洲大会等。还为不同层次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系列奖学金或奖励,如贝塔朗菲博士奖学金,贝塔朗菲青年科学家奖,以及贝塔朗菲复杂性思考奖励等。BCSSS还拥有自己的在线官方刊物《系统》(Systema: connecting matter, life, culture and technology)。BCSSS与ISSS均为国际系统研究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Systems Research,IFSR)中较为活跃的组织。ISSS和BCSSS力图通过本次会议的举办,使维也纳重新成为系统科学研究的国际中心。
二、系统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硕果累累
与2016年在美国博尔德举办的60届年会相比,本届年会的规模略有缩小,但主题更为集中。ISSS2017年会的目标是将系统科学与系统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主要聚焦于欧洲和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挑战,以及全球变化和发展。提出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运用系统思维为上述挑战寻求合理的系统解决方案:
1. 政府与治理:从国家事务到变化世界中的可行的民主,再到风险和危机管理、公民的自由和安全。
2. 经济:从货币到价值创造再到能源转型中的创新经济。
3. 卫生:从公共卫生到卫生系统。
4. 生态系统:从智能城市生活到可持续农业与环境生态学。
5. 创新与发展:从科学到创新再到社会的发展。
纵观本次会议,系统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硕果累累。从参会论文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来看,除上述五方面主要研究之外,特别整合讨论组(Special Integration Groups,SIG)大致涵盖了系统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系统模型模拟及其应用、系统方法论研究、系统理论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系统哲学等方面内容。比如,一些参会者比较关注系统科学理论本身的发展,对系统科学发展史进行了梳理;在系统模型与模拟以及行为研究讨论组,参会者探讨了系统思想在可持续评估方法中的应用、如何理解系统原理在人类活动系统中的作用、系统思维和系统分析技术在教育系统中的应用、系统模型在系统研究与实践中的应用等;在批判系统思考小组则主要围绕系统方法论的内涵、应用等展开了讨论,特别是关于切克兰德(P. Checkland)的软系统方法论和杰克逊(M. Jackson)的批判系统思考的研究占有相当大比重。关于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的研究在年会中也受到广泛关注,由于涉及到生物学、经济学、工程、设计、哲学、政治、社会学等领域的实际问题,因此更需要跨学科研究者从系统科学中寻求处理人类社会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
从参会人员的学科背景与从事的行业领域来看,比较集中于大学、科研机构、商业界、政界和非营利机构等系统思维普及程度较高的领域;而参会者的学科背景则相对复杂,呈现出较明显的跨学科倾向。正如本次会议筹备之初所预期的那样: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国际学者将聚集于此,采用跨学科的、创新的方式共同处理当前的全球性挑战。
从参会人员的年龄构成来看,体现了系统科学研究老中青研究者的完美对接。既有系统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来自各类研究机构、应用领域的专业人士,也有长期关注系统科学以及ISSS发展的先驱——为系统科学发展做出多年努力的工作者,更有一大批致力于从事系统科学研究的后起之秀——青年学者和学生。
三、系统哲学研究受到国际学界高度重视
系统哲学是系统论的哲学部分,关注各类系统研究的跨学科领域,对于我们理解系统的概念、系统思想、系统方法论等,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许多从事系统科学研究的学者们都十分推崇从哲学层面探索出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ISSS年会中的系统哲学讨论组认为,系统哲学的焦点是寻找一种科学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在于促使我们所从事的研究和采取的行动能够支持正义、自由、社会福利和环境管理的系统价值。
系统哲学研究呈现出跨学科研究趋势,国际学界涌现出系统哲学研究热潮。除了前面提到的ISSS、BCSSS以及IFSR等系统科学研究的综合性机构之外,一些专门从事系统哲学研究的学术机构开始受到学者们普遍关注。比如,由赫尔大学系统研究中心、BCSSS的卢梭(David Rousseau)博士创立的系统哲学中心(Centre for Systems Philosophy)便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运用系统哲学,特别是系统方法论来解决社会生态系统管理的问题已成为国际化趋势,系统哲学研究受到国际学界高度重视。在上一届年会中,我们就曾提出用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观,以及重建系统范式等观点探讨了中国绿色发展问题。回国之后,我们的研究团队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刊发了一组5篇系列论文,集中讨论了中国绿色发展价值观及其生态红利的构建、绿色发展的机体范式及其意义、中国省域绿色发展水平测量与空间演化、绿色发展理念下旅游扶贫的新进路、“技术-市场”双重能力对绿色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等问题,分析了我国社会生态系统研究的价值观基础、方法论原则,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实践对策。我们认为,依据复杂性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从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结构复杂性以及系统演化机制的层面研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是目前国际学界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价值哲学研究的一个新趋势。把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论运用于社会、经济、环境等领域的研究,是跨学科研究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内外学界对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次会议,我们从系统动力学方法以及社会生态系统的知识生产模式等方面继续追踪世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刘益宇副教授在做小组论文报告)
(博士生付强在做小组论文报告)
四、系统思维的普及已达成国际共识
系统思维和系统科学是跨学科研究的结果,而跨学科研究正是系统科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正如ISSS2017会议主席博施教授(Ockie Bosch)在开幕致辞时所提到的,跨学科研究是彻底地改革、相互学习与共同探索的必要基础。系统思维旨在从整体的、相互联系的、宏观的视角分析复杂系统并采取干预措施。本次会议较好地诠释了系统思维在跨学科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系统思维之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重要性获得了国际学界的认可。
ISSS年会的一大特色还在于对青年学者和学生的重视和培养。按照惯例,每次年会召开之前,都会有一个3-5天的研究生课程(Graduate Programme),包括课程讲授、小组讨论和论文写作等部分。在会前的欢迎宴会上,还会颁发优秀论文奖励。培养青年学者和学生对系统科学的研究兴趣,是普及系统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研究生课程为不同国家的学生提供了学术、思想和文化交流的国际化平台,同时也体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系统实践的多样性。
第62届ISSS年会将于2018年7月22日--28日在美国俄勒冈州科瓦利斯市的俄勒冈州立大学举办,主题为“自然与设计中的创新与优化(Innovation and Optimization in Nature and Design)”。会议主题将涉及到一些较为前沿的系统学科问题,诸如系统生物学、系统医学、系统心理学、系统经济学、复杂性科学和一般系统研究等系统学科中,关于复杂系统性质的基础性发现。这将为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进化与优化等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拓展资料:
1. 国际系统科学学会官方网站: http://isss.org/world/
2. 贝塔朗菲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http://www.bcsss.org/
3. 国际系统研究联合会官方网站: http://www.ifsr.org/
4. 贝塔朗菲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在线期刊Systema: http://www.systema-journal.org/
5. 系统哲学中心官方网站:http://systemsphilosophy.org/
(撰稿:付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