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夏教授讲座“‘突现’的概念分析”

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研究中心/学术交流2015-03-11 15:53:06来源:华南师范大学评论:0

  2011年6月2日上午九时至中午十二时,张华夏老师亲临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老师、同学们讲了一场名为“‘突现’的概念分析”的讲座,在场的所有人都受益匪浅。张华夏老师精神矍铄、思路清晰,看待哲学问题目光独到、犀利,实为所有老师、同学的榜样。

张华夏老师此次讲座主要涉及六个内容:(1)英国突现主义:穆勒的《逻辑系统》;(2)英国突现主义:布罗德与摩根;(3)当代突现主义争论的中心问题和依随突现论;(4)模拟突现论;(5)熔合突现论;(6)多层级突现动力学。

张老师首先介绍突现主义的历史根源——英国突现主义。英国突现主义始于穆勒的《逻辑系统》,其中介绍了因果作用的两种模式:一种是力学模式,涉及逻辑必然性,因此是可还原的;另一种是化学模式,涉及律则必然性,因此是突现的。穆勒之后,布罗德和摩根将突现论进一步发展。根据布罗德的理论,突现是有层级自主性的不可还原的整体性质。布罗德描述了两种规律,分别是层内规律和跨层级规律,后者描述从低层级性质到高层级性质的突现。摩根将突现描述为一种新类型的关系,整体的特别性质在它们呈现为事实而获得证据之前是不可能预测到的。

张老师在最后谈到他本人带领的系统协会的成果时,显得十分谦虚。他说,总结起来就是一个世界、两向依随和三种动力。世界具有多个层级,突现的基本单元是层级;依随是局部的,依随的概念可能需要重新定义,这为突现带来了难题;能量封闭,因果不封闭,三种动力学与非还原物理主义不矛盾。

标签: